| |
进,全市网上直报率不断提高。其中,小榄镇、板芙镇、东区、西区、火炬区等网上直报系统推广力度较大,网上直报率较高。
8月份,我局统计信息化研究小组分别在火炬开发区与小榄镇召开了镇(区)统计信息化工作分片座谈会。与会镇(区)围绕会议议题,介绍了各自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为我局下一步全面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开展
2004年5月25日,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并下设办公室在统计局,内设七个职能组。全市24个镇(区)及290个村(居)委会迅速行动,于6月份全部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了普查工作人员,落实了普查办公场地和普查经费。
为做好经济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市经普办分别与中山电视台、中山日报、中山电台制订了经济普查宣传动员实施计划,在三大新闻媒体上设立"解读经济普查"、"经济普查小知识"等栏目,每星期定期在黄金时段或版面进行宣传;另外,市经普办与新闻单位建立了新闻报道联络机制,对全市经济普查动态作及时、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及专题采访,提高经济普查工作的影响力;为提高普查对象的认知度,市经普办印制并发放了《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15万份、《全国经济普查条例》17万份,并对完全答对经济普查知识测验题目的人员进行了抽奖;为扩大普查影响面,市经普办建立并开通了中山经济普查公众网,并链接到"中国·中山政府之窗"网站上;为加强普查信息交流与发布,市经普办创办了《中山经济普查简报》。全年共发布了20期共74篇信息。省经普网站多次刊发我市普查信息,其中有3篇信息被国家经普网站采用。
|
|
为进一步做好经济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市普查办还制定了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全面启动了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和顺利开展了普查小区的划分、普查员的选调工作,举办了单位清查和个体经营户普查的培训班,并动员全市各级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2000多人全面开展了单位清查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工作。
(八)统计学会工作开展扎实
统计学会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进行了统计科研成果评比,下发了《关于表彰2003年度优秀统计科研成果的通知》;二是推动了统计科研活动,印发了《关于申报2004年度统计科研项目的通知》;三是组织召开了中山市统计学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四是印发了《中山统计专刊》,促进各会员的交流学习;五是组织编印了宣传单张、倡议书等资料,为进一步发展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做好准备工作;六是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招聘了一名专职人员,协调文章修改、信息咨询等日常工作。
(九)市直机关及镇(区)实绩考核方案不断完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履行考核办公室各项职责。在顺利完成2003年度市直机关、镇(区)实绩考核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镇(区)实绩考核内容及办法。在广泛征求市直各机关单位、各镇(区)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对镇(区)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奖励办法的修改。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有四方面的突破:一是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增加了一套环境建设考核指标,涵盖了对环境建设、人文建设、节能降耗、节约土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初步形成了包含经济建设、思想政治、环境建设、依法治镇(区)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二是体现了正确的政绩观,显绩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