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3年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为92.7%,与去年相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如果按照2003年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05年恰好可以实现中期目标。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加强早孕建卡工作,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
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待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是因为随着医疗检测手段的提高、诊断范围的扩大及诊断次数的增加,原来潜在的出生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随着强制性婚前检查的取消,未来两年内婚检率会有所下降,从而增大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出生缺陷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这个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有待改善
流动人口管理仍待加强。从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达标程度与户籍人口尚有一定差距。外来流动人口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比户籍人口低13.4和12.1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高于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
1‰的镇区数为0,而流动人口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 1‰的镇区数则有8个;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仅有62.3%,低于户籍人口34个百分点。
由于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他们经济收入较低,又普遍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保健意识淡薄,加之少数孕妇是计划外怀孕,往往不参加孕产期保健,又采用旧法接生,容易出现孕产妇并发症或新生儿破伤风等症状,甚至造成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从而导致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保健状况存在明显差距。
四、促进儿童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促进中山市儿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继续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完善和加强有利于提高儿童整体 |
|
素质的儿童工作体系、法律保护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使儿童健康与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儿童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儿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全面推进儿童事业发展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着眼点放在为儿童办实事上,把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断加大投入,为儿童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使儿童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针对目前尚未达标的指标及重点、难点问题,既要强化部门职能,又要加强协作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二)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教育的公益宣传,使卫生保健意识深入人心;继续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加强母婴保健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设立母婴救助基金,减免贫困妇女儿童的保健医疗费,从根本上解决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管理的存在问题。
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以生殖保健为中心,开展女童保健、青春期保健;建议加强婚前医学检查、遗传咨询,规范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保健网络,加强优生优育监测工作;减少产时窒息和产伤对儿童智力的损伤,预防传染病,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此外,出生缺陷监测范围2000年是由怀孕第28周开始至产后7天, 2003年,按照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网要求,监测范围改为由怀孕开始至产后7天。由于监测终期目标是2001年制订的,随着出生缺陷率监测统计方法的改变,原指标(9‰)应随之进行修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