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女干部、后备女干部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年末全市女干部1.43万人,占干部总数的44.3%。列入市级、镇(区)级和市一级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干部分别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7.0%、21.6%、24.2%,较2000年分别持平、提高1.6和下降0.8个百分点;女党员1.35万人,占党员总数的22.2%,较200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此外,基层妇女参与管理的比例明显提高。在全市企业职工代表中,女性占27.0%,居(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占27.4%,分别较2000年提高2和10.8个百分点。女代表和女委员充分发扬当家作主精神,积极参与企业和基层的民主管理。
  (三)妇女与教育
  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受教育人数的比例不断提高,受教育的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具体表现为:
  一是基础教育平衡发展。全市3-6岁女童入园率为98.3%,较200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小学适龄男、女儿童净入学率连续三年达100%;初中女生毛入学率为102.0%,较男生高0.6个百分点;初中女生三年巩固率为98.6%,较男生高2.6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8.7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女生升学率为92.5%,较男生高0.6个百分点, 比2002年提高6.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为68.0%,较男生低1.7个百分点, 比2002年提高6.3个百分点;小学女生辍学率为0.01%,较男生低0.04个百分点,与2000年持平。全市形成了普及学前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二是中、高等教育继续发展。全市高中阶段(含高中、职高、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校女生2.5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7.8%,与2000年相比,提高0.6个百分点;
  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女生0.2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3.8%,比2000年下降7.3个百分点。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9.1%,比2000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三是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稳中有升。全市城镇以上单位各类专业女性技术人员为1.91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5.7%,比2000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四)妇女与健康
  全市妇女享有各项医疗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权利,妇幼保健工作有新进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继续推行"妇幼保健工作责任制链条式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2.7%,比2000年提高7.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6%,与2000年持平;农村户籍人口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连续四年达100%;户籍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27.5/10万下降至2003年的14.6/10万。
  二是育龄妇女享有生殖保健服务。全市育龄妇女妇科病检查率为16.0%,比2000年下降0.2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5.3%,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9‰,分别比2000年下降2.8个百分点和提高0.7个千百分点;育龄妇女婚前医学检查率连续四年达100%。
  三是女性寿命延长。2000年,全市妇女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8.7岁,比同期男性高5.8岁,基本实现2010年终期《规划》目标(78.8岁)。
  (五)妇女与法律保护
  妇女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各种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具体表现为:
  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首先,通过重新制定新的法律援助经济标准,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