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是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
  计件工资 是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照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计件超额工资 是计件工资的一部分,指计件工人
超额完成定额任务后得到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
  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数额。
奖金 是单位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到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单位从业人员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计算公式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报告期全部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  
     
 
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
报告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