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贡献率提升缓慢。如饮料行业,金属制品业,也表明有限的资产在行业间分布不尽合理,我镇工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程度不高,企业资本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生产成本费用投入产出率较低
200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8.63%,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但在全市中仍排名较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4.7%)1.8个百分点,广东(152.1%),中山(130.1%)。从几个主要相对指标看,我镇水平最低的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8%,比全市低0.1%。
上述数据显示,我镇成本费用利润率水平处于明显劣势。(1)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比较,情况较好的是中型企业,其成本费用利润率3.5%,其次是大型企业,为2.16%,中型企业的水平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小型企业指标值为1.94%,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96个百分点;(2)对不同经济成份进行比较,外向型工业优于内向型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2003年外型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38%,内向型经济为2.74%;但到2004年8月止,外向型企业效益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效益出现严重下滑;(3)对轻重工业比较,轻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29%,略高于重工业2.63%的水平;(4)对主要工业行业进行比较,在40个行业大类中,成本费用利润率较高电子制造业5.62%(如嘉灵开关在全镇增加值率是最高)。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1%),金属制品业(2.92%)。成本费用利润率不高,既反映我镇投入工业生产的成本费用较大,也表明我镇全部生产投入与实现利润的比例关系不尽合理,尽力创造成本费用的竞争优势,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五桂山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 |
|
(三)缺少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我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较快,但其总体发展格局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还是依赖外商或进口。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为数较少。外商投资企业在五桂山镇投资的跨国公司,多数仅是在此建立全球性的加工组装生产基地,如我镇立达、立辉,多为组装型企业,而非设立产品研究开发基地(除威斯达外成立技术中心外),高新技术产品的专利主要仍被外国公司垄断,这严重制约了我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此外,若从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方面看,我镇科技开发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2003年,全镇R&D虽然比以住有较大的提高,技改项目也有历史性的突破,但全镇R&D支出占GDP比重不足0.5%;另一方面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50人,从事科技的人员数为100人;大中型企业用于开发新产品经费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约为0.09%,与发达国家4-5%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四)规模经济效益不高
一个地区企业规模增大的程度是体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的标志,近几年,我镇没有一家企业集团,在规模经济效益上没有形成适度规模。我们通过计算单个工业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五桂山工业规模经济水平是逐步提升之势,但与广东、中山、中山其它镇区相比,现有水平仍偏低。据统计,2003年,五桂山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个企业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为4666万元,比1999年净增3422.9万元;比广东(8409万元)低3742万元,企业平均产出水平低意味着产业集中度低,与国内外大企业竞争抗衡的能力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