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 6中可以看出,1991-2003年开发区出口总额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达0.873。表明12年来,实际利用外资每增加1美元,拉动生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加101.951元。
  2、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成为开发区外贸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球各地的一些跨国公司纷纷来开发区投资,投资领域涉及电子、包装印刷、生物医药、汽车配件、化工等众多领域。跨国公司庞大的全球生产与分散体系为开发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稳定和拥有巨大容量的出口渠道,从而为外向型贸易转移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全球市场条件。
  3、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开发区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03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激光打印机占全球市场的75%,广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尔夫球杆头占全球市场的25%,船井电子生产的喷墨打印机全球销量第一,这些开发区的外资企业大大提高了开发区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4、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税收。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的逐年增多有效地扩大了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目前开发区外资企业共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近年来,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税收逐年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5、外商投资企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对开发区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对开发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综合各方面因素计算,2003年外商投资经济在开发区GDP中的份
  额达到60%以上,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近80%。
  四、进一步发展开发区开放型经济的几点建议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开发区外向型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外向型企业以出口加工为主、研发空心化、产业结构有待升级等问题,制约着开发区经济进一步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开发区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快开放型经济,实现开发区经济向更高层次的跨越。今后,开发区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的同时,招商引资要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以开发经济长远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改变以往盲目性大、效率低下的引资方式,引导跨国公司投向开发区的重点产业,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工业、装备工业、重化工业等领域,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加快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基础建设,为开发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吸引客商前来投资。
  加快临海工业园开发建设步伐,临海工业园要按照高投入、高品位、高效益的要求建设,实行一次性征地、一次性规划、一次性进行产业布局,全面搞好道路、水路、供电、通信、水利的框架建设,构筑高标准、大气派的总体格局,扩大园区的影响。建成后的临海工业园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临海特色的工业为方向,以目前开发区主题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化工、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大力引进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落户,使临海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