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规律发生决定性影响,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将在劳动力和资金方面极大地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二是入世将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入WTO后,将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增加许多行业的发展机会,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对外开放市场的同时,引入国际市场通行的竞争机制和规则,以"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尤其是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在引进资金、技术及学习国外企业管理经验、运作模式上将会有更大的进展。
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服务业不断发展。目前,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信息化使经济结构和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既能引起居民和机构对信息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又能通过信息技术向各类服务业渗透、扩散,以带动、促进各类服务业的不断发展。
(二)制约因素
与国家三大产业整体结构发展状况相类似,中山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
一是产业更替规律制约着第三产业的成长。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第一产业获得初步发展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会将第二产业的发展摆在首位,毕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发达。当第一、第二产业资源回报率高于第三产业而资源的流动又受到某种程度限制时,后者将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所以,在工业化的一定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相对滞后。目前,中山市正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即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
|
|
二是产业内竞争不足降低了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如果说工业化的优先发展战略限制了第三产业获得的资源总量,影响了其发展,那么第三产业自身对已获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资源的流入。第三产业领域是政府管制程度最深的领域,产业内的竞争缺乏限制了其对社会产出的贡献率。此外,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障碍因素。一是体制障碍。即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准入规则,制约了服务业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二是产业障碍。其中较低档次以及较低技术含量的农业和工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不够明显。
三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却呈现扩大的趋势,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难以扩大。2003年,城镇最高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4.7倍,差距比2002年扩大1.1倍。按农村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资料看,20%的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9.0倍,差距比2002年扩大2.9倍。农村低收入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很低。这些低收入农村居民只能应付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而在诸如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出甚微。一般而言,当收入差距较大时,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趋于降低,消费规模过小或消费增长较慢。近年来,由于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同时受收入预期的影响,购买力较低;而高收入阶层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其收入将更多转化为金融资产和投资行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的断层,抑制消费市场的发展,也影响到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对策建议探讨
迈入21世纪,中山市第三产业将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从实际出发,消除制约因素,抓住利好因素,紧跟世界经济结 |
|